| 一字之师 yī  zì  zhī  shī |              | 近义词: |       |      反义词: |       |              | 用法: |      偏正式;作宾语;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|              | 解释: |    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 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, 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之师”。 |              | 出处: |      明·张岱《与周伯戬之书》:“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。” |              | 例子: |       |              | 谒后语: |        |              | 谜语: |      三军摆成长蛇阵 |              | 成语故事: |       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《五代史补》。    唐朝时期, 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, 文学艺术也很发达, 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。当时, 不仅诗人多, 创作的诗多, 而且在艺术上、内容水平上都很高。   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, 有一个诗人叫齐已, 某年冬天, 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, 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, 诗兴大发, 创作了一首《早梅》诗, 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。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:前村深雪里, 昨夜数枝开。写好后, 他觉得非常满意。   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, 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, 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。于是, 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, 将这两句诗改为:前村深雪里, 昨夜一枝开。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, 就不能算是早梅了。    郑谷的这一改动, 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, 只有一字之改, 但却使《早梅》更贴切题意了, 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。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, 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。   |       
  |     |